读懂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利与忌,你就懂了中国

《陶朱公经商十八法》生意要勤快,切勿懒惰,懒惰则百事废。接纳要谦和,切勿暴躁,暴躁则交易少。价格要订明,切勿含糊,含糊则争执多。账目要稽查,切勿懈怠,懈怠则资本滞。货物要整理,切勿散漫,散漫则查点难。出纳要谨慎,切勿大意,大意则错漏多。临事要尽责,切勿放任,放任则受害大。用度要节俭,切勿奢侈,奢侈则钱财竭。买卖要随时,切勿拖延,拖延则机会失。赊欠要识人,切勿滥出,滥出则血本亏。优劣要分清,切勿混淆,混淆则耗用大。用人要方正,切勿歪斜,歪斜则托付难。货物要面验,切勿滥入,滥入则质价低。钱账要清楚,切勿糊涂,糊涂则弊窦生。主心要镇定,切勿妄作,妄作则误事多。工作要细心,切勿粗糙,粗糙则出劣品。说话要规矩,切勿浮躁,浮躁则失事多。

虽然做买卖称为“做生意”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:以前孙吴时,曾有人把鸟翼用剪刀剪下,扇起来风力不减,如同圆扇一样,但当时却没有“生意”,直到晋灭吴后,才得到大家的使用。这里“生意”一词是说物品能够引起人发生兴趣,才会被人买去,后世遂将经商做买卖之事称为“做生意”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有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”的话,这是把做买卖称为“做生意”的首次记载。

不过古人从来就没有把生意当成一场简单的买卖,它有着自己的文化和道法。所谓商道即是人道,大商与小商的区别决定了你最终的成就,早在两千多年的陶朱公就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准的定义了。

其实我们说的陶朱公就是范蠡,他最著名的事件是与西施相识到私奔,后来他开始经商,五霸春秋时期,这个范蠡改头换面,成为了以后天下生意人尊敬的祖师爷。这一点可比上面对买卖生意的记录要早,不过大概没有生意之说。

最有权威当属司马迁的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浮于江湖,变名易姓,适齐为鸱夷子皮,之陶为朱公。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,十九年之中,三致千金,再分散于贫交疏昆弟。注解中《孛隐》服虔云:陶,今定陶也。《定陶县志·人物志》以字长的篇幅记载了范蠡在陶隐居经商、生少子、救中男未果、卒老于陶等内容。

今天我们的商业模式早就进入了5G时代,各种经商技巧,各种商学院以及各种行业案例不胜枚举,陶朱公的时代的东西,是不是还适合现代人去了解和学习呢?其实技巧只是手段,任何东西你要了解他的道源和本质。

大凡天下之学问,万事成败,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。道是河,术是舟;道是舵,术是桨。无河无以载舟,无舟难以渡河。无舵则无方向,无桨则无动力。所以,道是方向,术是方法;道是法则,术是谋略。谋者,韬略也,汉书艺文志云:谋略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而后战,天下之谋略,无论应用于何时何事,时谋,地谋,人谋这三则。陶朱公著有,陶朱商经十八法,分为三谋和三略,是为:人谋,事谋,物谋;货略,价略,市略;这三谋三略,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。

这里中国人把经商看成了人生的大道,他绝对不是简单的买卖行为,他就是中庸里要求保持中正的立场的规律和方法,是人修为的一种最高境界。简单地说,就是要自我管理,顺应自然规律,时刻保持克制和正气。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、平庸。更通俗地说吧:就是和谐。保持自我心态的和谐、与环境的和谐。这是无人能及的理想境界。

这里就对商道有了一个不同级别的划分,所谓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,小商也;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,大商也;于人有利,于己无利者,非商也;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,奸商也。

木分花梨紫檀,人分三六九等。这个世界的平等,是自然对众生的归宿是平等,其他因为环境和修为的不一样,是很难达成一致。一样的世界那是流水线,就没意思了。虽然这种不同,并不能让人人都满意,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分别之心,才懂得好与坏的对比。才知道自己出现了问题要怎么样去挑战。

曾子大学开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纲,它是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: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,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
其实在经商的过程中,或是日常生活中,如果利益双方得不到平衡,那么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,如果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,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。予,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。通过这个办法,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,最后达到了取的目的。逞强蛮干是绝不行的,一个成功的商人,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,还要善于审时度势,沟通权变,要善于联系各色人物,调和各种矛盾,明辨祸福利弊,也要善于转输货物,商略价格,拓展市场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!下棋的最高境界是和棋!利缘义取,大商无算!

这就是曾子说的: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
两千多年的范蠡确实是一位不出世的奇才,其在商道上的领悟直到现在,都高出我辈太多太多。君不见,我们常常会对过去的事物进行怀念,对最初的东西倍感惋惜。这是为什么呢?

比如,很多地方都有一些老字号,其先辈辛苦创业,尝尽人间冷暖,最终悟出经商之道的本质,在于惠通于民,坚持品质,只求精进,不作缩减。可是因为时代变迁,手艺慢慢懈怠,品牌越做越大,用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,反而一些人开始吃祖宗饭,断子孙粮。

试想一下,一个五十年的包子铺,一群五十年坚持购买的老主顾,对这个老字号是有多深的情怀,但是有人却发觉,这个坚持虽然客源不断,而一个包子却只有薄利。自然不如麦当劳的汉堡包。于是后辈子孙开始投机取巧,开始涨价,本来品质的保证或能更优秀的情况下,跟随时代发展,你增加你的价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。但是你变本加厉(利),这里指你改变了你本初的模样,偷工减料,仗着祖辈打下的名号,唯利是图,最终的结果你将得到毁灭性的打击。多少老字号烟消云散,跟时代真的没有关系,全在于人。

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,更多人经商,没有把商品放在首位,永远奢求赚钱第一,其实商者重利润,轻视客户和自身的品质,更有甚至刻薄员工,那基本就是一种完蛋前的征兆了。

经商之道所要展示的是为人之道、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,演绎着中国文化的内涵,以道家的大爱无疆、以儒家的仁德为核心;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;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;以穷则独善其身、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。驰骋商场,叱咤风云,这才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从商之道。

可能很多人会说,你这个命题太大了,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人,就为了吃一顿饱饭,或者想多赚点钱过更好的生活,只要不违法,法律不限制我,你不要跟我说那么多假大空的话,我又不是李嘉诚,也不是马云,没有那么多大道理来讲。你就告诉我,普罗大众,为什么要来听你掰扯这些老旧的东西。

好吧朋友,我之前就说过,这篇文章不是告诉你技巧。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来不会刻意授人以鱼,而是不如授人以渔。明白道理去做事,你才活得更加顺心如意。其实我们古代先人最大的智慧,就是让大家了解事物的本质,然后触类旁通。本文一开始,我就特意抄录了《陶朱公经商十八法》,表面上看那是古人总结的经商的规则,实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,这些方法如同圭臬,让我们不仅仅可以用于经商,更可以成为我们的行为标准。

正如新安商训所云:斯商,不以见利为利,以诚为利;斯业,不以富贵为贵,以和为贵;斯买,不以压价为价,以衡为价;斯卖,不以赚赢为赢,以信为赢;斯货,不以奇货为货,以需为货;斯财,不以敛财为财,以均为财;斯诺,不以应答为答,以真为答;斯贷,不以牟取为贷,以义为贷;斯典,不以情念为典,以正为典。

这不正合大公无私达到大商无算的境界吗?当生意做的非常大的时候,或经商理念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,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商业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,和个人的修为一样,不会去算计如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,因为这时候赢利已经不是第一位的问题,而是在于商业之法,商业责任的问题,而解决这个问题,就无所谓问题,也即无所谓算计,当然就无所不算了。就如同不争之人,反而获利最大,不算之人,反倒得的最多。故大商之道在于境界,大商之道在于“无算”。做人不也是这样吗?所以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
江阳沽酒客始终认为,你能不能成为大商巨贾并不重要,这个世界那么多人,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,但是你如果能过的心安理得,能过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都能从容面对,你也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人,人生数载不过须臾,我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,一个人的性格,品质,是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决定的。不管你多会算计,最终还是会曝光你的人性。我们祖先认为生于尘世即时缘分也是一种修炼,各种角色都会粉墨登场,不过真的没有关系,或许你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应该有一个怎么样的人生态度。

所以当年你真的读懂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利与忌以后,你也就是跟国学文化相通了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yicheng-pet.com/ztmys/16785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